阅读大约需10分钟
01.
现状与问题
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迅猛,数字化经济势不可挡。2020年,全球47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2.6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43.7%。我国是引领全球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的第二大数字经济体,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最强劲的增长极,2005—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6万亿元增长到39.2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19.8%,远超同期gdp年均增速(11.9%),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从14.2%提升至38.6%,在历经几十年工业化发展后我国正在快速向以数字化为特征的经济增长周期迈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加速推进对我国的治理体系提出更高要求:网络空间向万物互联演进,工业数据横跨多个物理空间,海量数据激励发展的同时亦带来安全隐患。现有的治理制度已无法覆盖新兴应用场景,传统的治理手段也已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治理需求,因此在享受数字化转型带来红利的同时,如何建设有效的治理机制,保障数字化转型的高质量发展,运用数字技术优化政府职能、支撑社会治理、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各行业企业必须深入思考的课题。
数据是数字化治理的核心要素,数据治理是数字化治理的基础工程。然而,治理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数据协同不畅等数据治理问题,已成为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瓶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国家顶级节点落户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武汉五大城市,南京、贵阳两大灾备节点正在建设中。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已上线和在建中的二级节点超过260个,覆盖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标识注册量已超过600亿,应用范围涵盖30多个行业,超过4万家企业,已形成智能化生产、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等典型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与主流app和标识读写设备实现对接。海量数据的汇聚与交互,一物一码的标识方式为数字化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手段。
02.
基于标识解析体系的数字化治理建议
2.1 加强干预,打破垄断,促进数据流通共享
基于平台的数字经济发展迅猛,平台企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运营能力,极大地降低了中小微企业的贸易成本,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但平台企业在网络效应、规模效应、数据优势等因素的驱动下,在市场中形成了“强者恒强”的现象,在数字市场中扮演绝对的领导角色,其作为数字市场的核心承载者,对市场活动的运作方式产生直接影响,具有广泛的覆盖力和影响力,成为数字化治理的关键对象。数据产权完全归平台企业所有,从而导致数字经济平台产生数据资源垄断的现象,损害了其他产权主体的权益。因此,建立完善、明晰的数据产权制度是解决数字经济平台垄断的重中之重。首先,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企业,需承担数据共享的责任,需按照《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办法》要求,与国家顶级节点进行数据对接,上报基础性数据,不再封存关键数据于平台企业。合理适当的数据让渡,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其次,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强调平台企业的公共管理责任,对其数据防护、网络安全能力提出严格要求,有力保障数据安全。
2.2 因地制宜,智能决策,释放数据价值
数据结构复杂,类型分散多样,导致其资产价值难以挖掘,流通难度大,风险高。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跨企业的数据流通必将进一步释放数据资产的价值,但也伴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寻求数据安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是数据资产治理的关键。工业互联网标识园区是以标识为核心的区域数字化园区,通过标识解析技术,赋能园区内数据的精准采集、高效配置,利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对数据分级分类,明确重要数据界定标准,实现数据科学治理,避免“一刀切”式的过度监管,打造智能决策、智能监测的数据资产治理新模式。
2.3 事后控制,精准追溯,建立问责治理机制
产品质量事故频发,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由于产品生产涉及多方,如生产商、加工商、运输商、销售商、消费者等,各类信息量大且复杂,需充分搜集各系统、各时段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局限于传统的问题分析方法很难快速锁定问题并作出科学决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立的数据互联互通的交互基础,可实现标识对象的全流程、不间断、无缝隙的记录与监管,可运用大数据关联追溯、监测“关联物”,实现标识对象的全生命周期追溯和关键数据检举。此外,基于星火·链网这一区块链新型基础设施构建的新型分布式标识解析体系——bid标识体系,可为其应用构建一套全新的信任体系和价值体系,解决数据跨领域、跨行业、跨体系、跨平台的信任问题,实现穿透式监管与追溯,为促进数据共享、优化治理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等提供了可信的新路径。
03.结束语
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赋能数字经济的关键基础设施和核心驱动力,也是数字化治理的重要基石,以标识数据为关键要素,以解析体系为重要抓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挖掘数字潜在价值,可实现智能化、科学化、精细化的数字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