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020年,三年时间,使得国内工业互联网从概念技术验证进入到应用实践推广的新阶段。
而跨进这一新阶段,工业互联网平台“功不可没”,平台作为整个工业互联网体系的核心所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是双跨平台的发展,是平台体系的枢纽,是平台的平台,不仅具有标杆示范引领作用,而且对后续工业互联网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那么何为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根据工信部给出的定义就是跨行业跨领域。去年8月26日,工信部正式对外公示了2019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说白了就是为了引导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去赋能工业企业,推动不同行业的企业内外部流程中应用平台,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发展。
目前,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就有600余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超过70家,面对国内百花齐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双跨平台的发展对于整个行业发展有何意义?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又该如何解决问题呢?带着这些问题,《工业互联网世界》&《通信产业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信通院两化所两化融合与智能制造研究部副主任田洪川,他向记者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意义:示范引领,加快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
针对目前发展“垂直行业”平台与“双跨”平台的争议,田洪川认为,这两者并不冲突,工业互联网平台既要“做深做实”也要“做广做活”。
田洪川告诉记者,双跨平台要“做深做实”需要在行业深耕,通过在行业的落地,实现原有的知识储备和应用创新。同时垂直行业平台要“做广做活”需要拓展应用领域和服务对象,在赋能大型制造企业的同时,也要在平台上广泛汇聚一批中小凯时国际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实现平台的创新发展。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发展双跨平台就要鼓励平台企业兼顾深与广延伸,兼顾大中小企业赋能,通过标杆示范,带动更多主体参与平台建设,推动平台发展。
据工信部消息,2020年11月将会遴选一批新的十大双跨平台,那么遴选双跨平台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田洪川表示,双跨平台遴选对于整体行业发展具有三方面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凝聚共识,营造平台发展氛围。通过跨行业跨领域平台遴选,不仅可以加强平台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主体参与平台建设与推广,而且还能引导全国形成建平台、用平台的良好氛围。
二是明确方向,加速平台迭代创新。通过双跨平台的遴选,可以不断更新发布的平台评价指标,引导不同平台持续强化设备接入、数据开发、应用创新、解决培育等核心能力,还能推动平台行业向着赋能工业转型升级方向迭代发展。
三是树立标杆,加快平台示范推广。通过双跨平台的遴选,打造了具有示范作用的平台标杆,有利于工业制造企业、工业软件企业、自动化企业、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企业进行平台化转型与探索,对标双跨平台强化自身平台能力,实现整体平台行业的发展。
问题:双跨平台发展还需迈过“三道坎”
去年8月份,国家级十大双跨平台正式发布,田洪川告诉记者,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十大双跨平台已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突破、应用赋能的标杆,有力带动了平台创新发展。尤其是在十大平台示范带动下,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体系基本形成。
虽说十大双跨平台经过一年发展取得喜人的成绩,但田洪川表示,目前国内的双跨平台距离国际巨头平台企业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与更好地赋能不同行业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他告诉记者,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平台核心能力还有差距,双跨平台在设备接入、机理模型沉淀,数据建模分析等方面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这三个方面能力综合集成之后的凯时国际的解决方案或工业应用软件的开发能力还不足,在为行业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对于提供高价值凯时国际的解决方案的存在着“力不从心”的情况。
二是平台运营模式还需要完善,目前双跨平台落地过程中,通用化的平台服务与个性化的用户需求之间还存在着鸿沟,用户企业需求往往具有较强定制化属性,平台企业的项目制服务需要较高的时间人力投入,平台企业面临着项目制服务与平台化运营的矛盾,运营推广模式仍需要不断探索。
三是平台开放生态聚合能力还不足,目前双跨平台的开发者生态还不够完善,对于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凯时国际的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资源整合能力还不足,在协同研发、知识产权保护、成果共享等方面机制还不够完善,制约着双跨平台对于自身生态能力的培育。
建议:“补齐”平台核心能力
“其实,与一年前,双跨概念的界定更加明确和具体。”田洪川告诉记者,一是行业指代更加明确,我们考虑在国家统计局对制造业门类划分基础上,选择具有能够突出行业特征的分类方法,聚焦在石化化工、钢铁、冶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机械装备、汽车、电子、轻工等具有较强特色的行业门类;二是领域界定更加具体,是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仓储物流、运维服务、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质量管控等重点领域。
双跨平台的发展是不断融合创新的,针对双跨平台核心能力、运营模式以及开放生态聚合能力等方面的不足,田洪川给出三点建议:
一是在平台核心能力提升方面,建议双跨平台聚焦在设备接入与边缘处理、机理模型沉淀与转化、数据建模分析、低代码开发等核心能力方面,持续推动平台研发,不断强化凯时国际的解决方案的开发与实施,平台的人性化使用与部署能力。
二是在平台运营模式方面,建议双跨平台聚焦高价值应用领域,持续沉淀技术知识、验证商业模式,挖掘大规模、高价值的平台应用场景,从差异化的用户服务中积累平台共性能力,逐步实现平台服务的量变到质变。
三是在平台开放生态方面,建议双跨平台将积累的“应用场景”转化为可以分析处理“数据问题”,再将这些数据问题共享给广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不同领域主体的数据专家、行业专家汇聚在一起,共同打造一个开发者生态,实现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与多领域的创新主体之间的对接,通过生态化方式解决自身难以独立解决的复杂工业问题,实现生态化发展。
趋势:形成多层次系统的平台发展体系
在采访最后,田洪川对于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未来发展趋势表明自己观点,他认为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体系将加速形成,形成通用技术能力、特定行业、重点领域及双跨五大类平台,未来向数据互通、功能互调、服务共享的平台体系发展。
其中,双跨平台是在通用技术能力平台基础上,通过不断累计特定行业、重点领域能力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类型平台之间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共同为不同行业领域的工业企业转型发展赋能。
对于平台下一步发展,他表示,有三个方面建议:
一是要持续完善平台标准,推动平台术语和参考架构国家标准的立项,进一步凝聚产业共识,同时要着重围绕工业设备上平台制定细化的数据字典、信息模型、实施指南等标准,促进平台的落地应用。
二是要着力培育一批平台凯时国际的解决方案,梳理行业细分应用场景,夯实平台行业知识储备和软件工具禀赋,引导平台和行业企业协同开展凯时国际的解决方案研制与应用验证,让平台能够为工业企业创造实实在在价值。
三是要加快打造平台发展生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资源,通过平台场景化、场景数据化、数据模型化、模型价值化,打通多元复杂工业问题与多类分散创新资源之间的瓶颈,通过平台建立一条不同行业的复杂问题能够被社会大众共同参与解决的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平台企业自身发展、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大众创新的诸多目标将得以实现。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树根互联为工业企业提供的工业互联网凯时国际的解决方案,可以直接点击网页右方弹框的“联系凯时网站”,或者直接拨打树根互联的热线:400-868-1122.